浅析多元媒介环境下电影艺术中的科技与审美

勾 思捷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电影如何在当下以网络短视频平台为主导的快餐文化语境中保持艺术价值与媒介本质。文章针对电影艺术面临信息碎片化与审美降级的双重困境,结合时代与科技优势,从新型审美与科技融合、创作团队的美学认知、电影艺术本质等方面进行思考,通过对当下国内大众审美心理进行分析,探索电影未来发展在艺术性、科技优势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平衡关系。其创新性体现在将科技审美心理机制与传播效果依据相结合,为当下高压媒介环境下的电影创作提供可行性思路与实践参照。

关键词


电影艺术;电影媒介;文化传播;科技审美平衡

全文:

PDF


参考


[1]西蒙,佐尔坦.批判的后人类主义与技术后人类:两种后人类未来的文化讨论[J/OL].社会科学战线,2020,21(08):17-26.

[2]陈晋唯.“媒介即设计”:媒介变革与设计发展[J].中国艺术,2021(2):68-75.

[3]海德格尔,马丁.艺术作品的本源[M].孙周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祝明杰,刘雨歌.2021年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报告[J].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2,4(01):24-40.

[5]刘恒,赵欣.视-听注意神经机制研究综述[J].心理学进展,2023,13(3),1039-1050

[6]卞芸璐.从“看清”到“放大”:由网络微短剧论“小屏”的媒介偏向[J].中国电视,2024(2):37-42.DOI:10.3969/j.issn.1002-4751.2024.02.010.

[7]吴维忆,杰拉尔德·C.库布奇克.作为经验的艺术与美学以及实证研究的反思——多伦多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库布奇克访谈录[J].江海学刊,2020(6):220-22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