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实践探索——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摘要
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已成为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学多侧重理论赏析,实践探索相对不足。本文基于作者20余年的教学经验,以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为案例,探讨实践导向的课程改革路径。研究首先梳理国内高校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设置现状,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及研究性课程的分类与特点;进而明确课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旨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跨文化理解力及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并阐述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设计。重点分析实践环节的创新:通过引入“双重音乐能力”理论,开展“参与式”工作坊,邀请国内外艺术家进行乐器演奏与声乐教学;以汇报音乐会替代传统考核,鼓励学生创造性演绎多元音乐;开设“印度节奏分析与实践”等辅助课程,深化特定音乐体系的实践训练。
关键词
高校;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实践
全文:
PDF参考
[1]胡德,王光祈译.民族音乐学导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2]周晋民:曼特尔·胡德--民族音乐学的开拓者——为老师胡德100周年诞辰而作,音乐艺术,2018(2).
[3]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4]张伯瑜.音乐的语境——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中央音乐学院世界民族音乐教研室.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8.
[6]管建华.全球音乐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陈自明.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教育[J].中国音乐学,2005(02):113-11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