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布拧”到“模块化”的简化设计理论建构与文化反思——以邯郸彩布拧台编结技艺为例

赵 玲玲
武汉纺织大学

摘要


邯郸彩布拧台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木构为基、布匹为材,通过拧、缠、绕等技法构建出仿古戏楼与楼阁,展现了传统民间技艺的精妙。然而,在现代化语境下,其复杂的工艺流程与高强度人力投入面临传承困境。本文以模块化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彩布拧台的技艺特征与文化内涵,提出“工艺模块化”理论框架,探讨技艺简化的可行性路径。通过分析“三看匾”“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案例,揭示模块化设计在保留文化基因、提升传承效率方面的潜力,并反思技术介入对传统技艺生态的影响,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彩布拧台;模块化设计;非遗传承;技艺简化;文化基因

全文:

PDF


参考


[1]谭彦荣.浅谈彩布拧台的现状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7,(19):94-95.

[2]美鲍德温 C. Y Baldwin,Carliss Y,美 克拉克 K. B Clark,Kim B. 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M].中信出版社,2006.

[3]童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4]辛善超.基于模块化体系的建筑“设计—建造”研究[D].天津大学,2016.

[5]典毅冰.模块化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大学,202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