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再生理论视角下贵州肇兴侗年节品牌设计策略研究

彭 显坤
中国计量大学

摘要


本研究以文化再生理论为依托,聚焦贵州肇兴侗年节品牌设计,探索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法在传统少数民族节庆品牌构建中的新颖应用思路。研究创新性构建贵州肇兴侗年节品牌化“双轨模型”即以文化基因存续为内核,品牌价值转化为外显,提出按照“物质-行为-精神”三维度进行视觉符号提炼,致力于构建兼具文化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设计策略,为贵州肇兴侗年节文化传承与品牌设计发展提供理论参照与方法论框架。

关键词


侗年节;文化再生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品牌设计策略

全文:

PDF


参考


[1]陆景川.侗年文化解读与保护开发[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5(03):144-149.

[2]陆景川.关于建立黔湘桂“侗年文化旅游月”精品旅游线路的思考[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2016,(Z2):166-169.

[3]吴沛霖.侗年[J].凯里学院学报,2024,42(06):2+125.

[4]吴国春.侗族“萨玛节”与过侗年[J].理论与当代,2011,(02):52-53.

[5]萧俊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与文化再生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6,(04):49-50+54+52-55.

[6]皮埃尔·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大纲:[M].高振华,李思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7]费孝通.人类需要跨文化的“席明纳”[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24):1.

[8]潘佳倩,陈康清.人财两旺!黎平县中国侗年魅力十足[EB/OL].(2021-12-09)[20025-04-15]. http://gz.people.com.cn/n2/2021/1209/c381334-35043598.html.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