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与掐丝珐琅技艺的审美比较及其非遗价值探析

张 影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蜡染与掐丝珐琅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中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据考古发现,蜡染技艺可追溯至秦汉时期,1959年在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蓝白印花布,便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蜡染实物,印证了其千年的传承脉络;掐丝珐琅则在元代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经明代景泰年间的工艺革新达到鼎盛,因釉色以蓝色为主调,故而得名“景泰蓝”。本文通过对蜡染与掐丝珐琅技艺的审美比较,从材料、工艺、图案、色彩等维度深入剖析两者的独特魅力。在材料上,蜡染以植物靛蓝与纯棉布料构筑天然质朴之美,掐丝珐琅则将金属铜胎、金丝与珐琅釉料熔铸为华贵质感;工艺方面,蜡染的“冰纹”因蜡液龟裂形成独特肌理,掐丝珐琅的“点蓝”工序则需反复烧制十余次以达色彩层次。同时,对其非遗价值进行多方面探析,从蜡染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所体现的民间智慧,到掐丝珐琅作为“燕京八绝”之一承载的宫廷美学,旨在揭示这两种传统技艺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

关键词


蜡染;掐丝珐琅;审美比较;非遗价值

全文:

PDF


参考


[1]邹馥竹,巨德辉.浅论中国掐丝珐琅工艺的价值与传承[J].明日风尚,2021,(11):172-174.

[2]谢轶琦,孔建慧.掐丝珐琅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审美呈现[J].艺术教育,2025,(02):182-185.

[3]陈惠.掐丝珐琅工艺在美术教育中的文化价值及其传承创新[J].名师在线,2024,(34):16-18.

[4]胡淑媛,彭琦.掐丝珐琅工艺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应用[J].天工,2024,(19):58-60.

[5]吴珠珠,李兵.设计语义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珐琅彩为例[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56(02):16-17.DOI:10.13212/j.cnki.csa.2022.02.01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