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下大学生网络圈层化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刘 洋
黑龙江大学

摘要


随着互联网深度介入青年一代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现象日益显著,并对其主流文化认同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从圈层文化的生成逻辑出发,系统分析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圈层内部的价值去中心化、社会整合机制弱化以及自反性退化共同削弱了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通过问卷调查与文献分析,进一步归纳出网络圈层化的深层动因,包括社会结构性压力、代际文化变迁与个体自我认同强化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跨圈层文化对话、制度弹性治理与技术理性支持为路径的综合应对策略,以期推动圈层化背景下大学生实现文化认同重构与价值共识凝聚。

关键词


大学生;圈层化;网络交往;主流文化

全文:

PDF


参考


[1]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M].MIT Press; revised edition.2000.

[2]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70.

[3]刘明洋,李薇薇.“出圈”何以发生?——基于圈层社会属性的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1(06):5-13

[4]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75-480

[5]闫丁.社会认同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9):549-560,573.

[6]李银川.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路径探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J].新闻研究导刊,2025,16(06):37-41.DOI:10.26918/j.xwyjdk.2025.06.008.

[7]陈昌凤,仇筠茜.微博传播:“弱关系”与群体智慧的力量[J].新闻爱好者,2013(03):18-20.

[8]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

[9]晏晨.当代网络空间中国潮现象的兴起与青年文化实践[J].宁夏社会科学,2022(05):21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