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瑶族布袋木狮舞的艺术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
摘要
论文立足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方法,以舞蹈人类学为切入点,系统考察瑶族布袋木狮舞的身体语言、仪式象征以及表演语境,深入探析动作本体的艺术特征及文化意蕴。论文认为,布袋木狮舞独具特色的72象表达方式,既以身体语言的叙述形态传承族群记忆,又以身份认同方式传承民族文化,因此被誉为“连州瑶族历史的活化石”。
关键词
过山瑶;布袋木狮舞;艺术特征;文化意蕴
全文:
PDF参考
[1]《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广东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85.
[2]李婷.映射、投射与共生:基于粤北瑶族布袋木狮舞的考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15(06):112-123.
[3]胡骁,曹德祺.嬗变·融合·认同:南岭民族走廊“布袋木狮舞”的当代文化阐释[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3,20(01):119-128.
[4]王建民.舞蹈人类学的概念辨析与讨论[J].民族艺术研究,2015(5):5-11.
[5](美)德里德·威廉姆斯.舞蹈人类学十讲[M].刘晓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23:22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