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介考古学视角探析传统戏曲意象的技术文化转译
摘要
以媒介考古学的角度纵观,从口述流传到书写文明阶段,再过渡到数字媒介,精神象征的编码一直跟着
技术的革新而更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技术慢慢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构建以“赛博
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样式。基于这一背景,传统文化艺术正再度实施数字化编码,依靠技术文化转译的途径步
入当代表达。以传统戏曲意象为例,其深层精神内涵在数字平台中通过交互影像、沉浸叙事等方式被再语境化与
激活。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精神性内涵与当代表达机制的结合方式,揭示并探索技术媒介如何成为精神归属的当
代表达通道。
技术的革新而更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技术慢慢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构建以“赛博
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样式。基于这一背景,传统文化艺术正再度实施数字化编码,依靠技术文化转译的途径步
入当代表达。以传统戏曲意象为例,其深层精神内涵在数字平台中通过交互影像、沉浸叙事等方式被再语境化与
激活。通过分析传统文化的精神性内涵与当代表达机制的结合方式,揭示并探索技术媒介如何成为精神归属的当
代表达通道。
关键词
精神文化;艺术设计;传统文化;数字化
全文:
PDF参考
[1]王玉坤,周婧.媒介技术迭代视域下的戏曲艺术
传播史考察[J].传媒,2025(3):84-86.
[2]黄心渊,陈柏君.基于沉浸式传播的虚拟现实艺术
设计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5.
[3]徐迎庆,图拉.沉浸式叙事视角下的中华文化数
字化传承与传播[J].包装工程,2023,44(2):1-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