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赋作存佚差异证《诗赋略》之品第高低分类说

余 玲芳
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


既往研究多聚焦于《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文本考辨及赋家赋作内容之维度。笔者则从文献传播的路径,
通过考察赋家赋作数量和存佚数量的关系,揭示赋作存佚与创作者身份、赋作传布收藏的深层关联,发现可见汉代
官方藏书偏好,既影响了班固对赋体分类的标准,也影响了后续赋作的流传。本文主要从赋家身份与赋作存佚情况
考、汉代藏书与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分类思想、汉代赋作的传播考察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赋分类
之“品第优劣”说提供论据。

关键词


诗赋略;文献传播;赋作存佚;品第高低

全文:

PDF


参考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条理[G]//二十五史补

编.上海:开明书店,1936.

[3]郦道元.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20.

[4]章学诚.文史通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5]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

[6]章必功.说《汉志·赋略》四种[M]//汤一介.中国

文化与中国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7]谭家健.《唐勒赋》残篇考释及其他[J].文学遗产,

1999(05).

[8]曹明纲.宋玉赋真伪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84(0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