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态传承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以峨眉扎染为例

向 奕, 曾 玉婷, 周 知礼, 王 永清
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摘要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连接高校资源与社会需求的重
要桥梁,正成为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力量。文章以四川省峨眉扎染非遗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大学生志
愿服务活动中的多重价值与意义,分析当前非遗传承中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文章提出“教育融合”“社区联
动”“数字传播”“精准助老”“产业协同”等五大创新策略,目的是构建可持续、可复制的非遗志愿服务新模式。研
究发现,大学生志愿者在非遗传播、技艺传承、社会服务与文化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有效激活了非遗
项目的当代生命力,还提升了青年志愿者群体自身的文化认同与社会责任感。文章以峨眉扎染的实践为案例,系统
梳理其成功经验,为其他非遗项目的活态合格传承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

关键词


非遗活态传承;大学生志愿服务;峨眉扎染;模式创新;文化传承

全文:

PDF


参考


[1]刘晓丹,肖小霞.一个非遗文化特色街道的志愿

服务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24(25).

[2]马灵.青少年参与非遗志愿服务的推动策略探究

[J].艺苑,2024(6):92-95.

[3]任利红,邵荣伟,赵金龙.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助力非遗保护传承[J].民主,2022(3):21-21.

[4]苟轶清,杨涛.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与发展中的“青年主体性”研究[C]//2022年体育非物质

文化遗产学术大会摘要集.2022.

[5]唐海源,张嘉欣,良警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J].[2025-08-2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