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缓解类风湿关节炎晨僵的新进展

张 莉萍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疾病的管理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议题。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RA的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特别是晨僵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索有效的RA治疗方法,尤其是针对晨僵症状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药熏洗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中药熏洗在缓解RA晨僵症状方面的作用逐渐得到认可。本文旨在综述中药熏洗在RA晨僵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作用机制、常用配方、临床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以期为RA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熏洗;类风湿性关节炎;晨僵

全文:

PDF


参考


[1]付蓓蓓,陆雨琳,陈萌檬,等.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间质性肺纤维化小鼠中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23,39(3):483-488.

[2]钱晓晋,彭仁亮,倪晨波.白芥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23):3409-3413.

[3]朱凯,刘宛欣,王秋根.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因果关系[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23,29(12):1756-1762.

[4]马梦圆,杨巧菊,徐慧,等.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虎符铜砭刮痧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23,38(20):52-55.

[5]李明哲,陶江涛,梁振新.温针灸联合健脾通络方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炎症因子和骨代谢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10):1305-1310.

[6]谷慧敏,孟庆良,左瑞庭,等.β-谷甾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药房,2023,34(15):1847-1852.

[7]王晨宇,姚佳炜,徐雄峰,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3,27(20):3224-3229.

[8]徐连那,李旭艳,庞琳娜,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关系研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23,46(1):25-32.

[9]许林帅,常岑,时一鸣,等.雷公藤及其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57(5):91-95.

[10]李方旭,赵聪选,洪林巍.肌骨超声半定量参数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的相关性以及对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6):86-90.

[11]贾筠,杜望磊,肖广智,等.血清外泌体源性microRNA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意义[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3,32(2):160-164.

[12]匡秀锋,赵林芳,贺亭,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半定量评分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J].浙江临床医学,2023,25(3):424-426.

[13]邵宗钫,王健.生地苦参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12):3033-3040.

[14]应振华,黄薇,顾沁晨,等.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浙江医学,2023,45(19):2017-2022.

[15]庞琳烜,谢荣华,李治琴,等.LRG1通过CCR1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激活的机制研究[J].重庆医学,2023,52(17):2570-2576,2585.

[16]王一帆,张艳艳,田财军.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尪痹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J].山东科学,2023,36(3):38-45.

[17]姚鹏飞,韩彦琪,张祥麟,等.基于串联质谱标签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痹祺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中草药,2023,54(23):7638-7647.

[18]余丽君,潘歆,詹爱琴,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危险因素及Treg、Th17的预测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志,2023,33(17):2600-2604.

[19]肖剑伟,蔡旭,黄新民,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组织lncRNAHCP5表达上调并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23,39(5):445-450.

[20]张芳芳,李晓凯,李雪,等.基于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薏苡附子散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药学学报,2023,58(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