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神经调控协同效应:SSRI联合闭环自适应TMS快速改善抑郁症状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田 明杰, 马 振江, 秦 晓龙, 王 小穗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摘要


抑郁症作为高致残性精神疾病,其单药治疗长期面临应答延迟与残留症状的双重困境。传统药物如SSRI通常需要持续使用2至4周才能显现疗效,且约三成患者在完成常规治疗后仍存在明显的残留症状,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持续高于14分。针对这一临床难题,跨模态联合治疗策略通过协同不同作用机制的干预手段,成为突破疗效瓶颈的关键方向。本研究创新性构建“药物-神经调控时序协同模型”,将SSRI的分子靶向治疗与闭环自适应经颅磁刺激的神经回路调控进行动态匹配,每日晨间口服艾司西酞普兰以持续增强5-羟色胺传递,午后实施基于实时脑电反馈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精准刺激,首次实现分子干预与脑网络重塑的时空耦合。一项纳入240例重度抑郁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显示,联合治疗组在第1周即呈现显著症状改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减分率达40.2%,较单药组提升2.3倍;4周临床治愈率突破75%,显著高于单一药物治疗组的55%至60%,统计学差异显著。在机制层面,SSRI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增强经颅磁刺激诱导的长时程增强效应,而闭环自适应技术通过θ-γ振荡锁相刺激精准打破抑郁相关脑网络代偿僵局。该方案将传统治疗周期缩短30%,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头痛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于8%,为抑郁急性期治疗的速效与持续缓解目标提供了可转化的干预范式。

关键词


神经调控;SSRI联合闭环;抑郁症状;对照试验

全文:

PDF


参考


[1]樊宁丹,王敏,韦锦学,等.抑郁症转录组学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4,34(06):425-429.

[2]赵娇阳,施鸣飞,范文天,等.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康复疗效及脑网络机制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05):407-409+380.

[3]管伶娜,刘良卿,许建兴.静息态fMRI在急性桥脑梗死研究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23,37(02):191-19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